“用工荒”助推产业升级

单纯企望劳动力成本下降已无可能,“用工荒”将促使中小企业致力于技术设备升级和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

 
 春节过后,东南沿海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但持续不断的“用工荒”却让许多企业叫苦不迭。据了解,以服装纺织业闻名
的福建省石狮市,一些企业用工短缺率高达40%~60%,部分企业不得不停产或限产。当地政府曾联合当地个私协会等相关部门赴四川等地招工,使用工紧张的
情况有所缓解,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那么,这轮“用工荒”究竟会持续多久,对国内中小企业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中小企业当如何应对?带着一系列问
题,我们采访了长期关注用工市场的福建省缝制设备行业协会会长林宏楠。

  用工问题实际上是大企业和小企业争劳动力资源的问题

  《光彩》:您如何看待这次“用工荒”,哪些类型的企业受到影响较大?

  林宏楠:
谓“用工荒”的问题,首先是东西部的差距缩小,其次是本地区企业之间的资源竞争引起的。就东西部经济收入差距来说,以前东南沿海工资大大高于内地,吸引了
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但现在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农民工选择的机会更多了。同时,劳务输出大省的政府也出台了许多优
惠政策,农民工在当地创业、就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妥善的解决。

  从同一个地区看,一些企业的工资水平低于平均线或者低于其他企业的,就会出现工人流向某些企业,而另外一些企业找不到工人的现象。

 
 就从业人数来看,目前东南沿海应该没有大幅减少,未来也不会大幅增加。泉州目前每年有430万外来务工人员,问题是430万中的大多数资源是被谁占用
了?我认为是大企业。大企业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和管理优势把成本消化掉,可以给员工提供比较好的福利待遇、薪酬和比较满意的工作环境,从而吸引了劳动力的
流向。

  我认为接下来的用工问题是大企业和小企业争劳动力资源的问题,而不是整个地区的从业人员数量怎样大幅度增加的问题。现在的农民工已经是第二代,他们对工作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下一步如何将农民工转为产业工人也是每个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

 
 福建省受劳动力短缺影响的企业非常多,受影响最直接的是那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这些企业管理比较传统,生产设备比较低端,缺乏技术含量,在新一轮的经济
发展过程中很容易被淘汰。不过也有一个很好的趋势是,一些有品牌、管理好的企业正在这轮风潮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设备升级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对人工的依赖

  《光彩》:在这次“用工荒”中,中小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林宏楠:
企业能否抵卸用工荒主要看以下几点:一是你的薪酬支付水平在当地处于什么位置;二是你的工作条件是不是让员工感觉到舒服或者开心,这就是现代管理所提出的
“员工幸福指数”的概念。工作条件包括办公室、车间、宿舍等硬件设施和企业氛围等软件条件;三是看整个企业的发展趋势,能不能让大家看到企业未来,朝不保
夕的企业是很难吸引工人的。

 
 “危”和“机”往往是并存的,应该说企业面临的机会是很多的,比如机械设备的供应商等。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机会在于“用工荒”将迫使他们尽快采取产
能和技术升级,提升管理水平。从企业的实际情况看,有很多企业进行转变之后,摆脱了用工荒的问题,也有不少企业在这一轮风潮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招工的时
候工人甚至排队想进他们的企业。其实,在每一轮经济发展、行业变动和产业模式转化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和调整的机会都是非常多的,所以企业要根据环境的变化
适时调整自己发展的速度、方向和节奏。

  《光彩》:您认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设备升级是化解“民工荒”的最佳方法吗?

  林宏楠:刚才我们一直在说依靠管理和技术升级来应对民工荒,事实上设备升级是化解“民工荒” 的一个最直接方式,可以迅速解决企业目前的损失和用工矛盾,通过设备投入可以提高生产效益,进而解决一系列问题。

 
 企业依靠设备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已经是近两年一个明显的趋势。在服装行业,一个传统的服装厂如果一天生产15000
条裤子,大概需要50个裁剪工人和2000平方米的厂房。设备成本很低,大概需要1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了;50名员工月薪以每人每月1000元计算,一年
的工资支出是60万元,加上员工的食宿、水电等工作环境的开销,企业一年需要支付近100万元的人工成本。但是,如果使用先进的自动裁剪设备,大概只需要
200平方米的厂房和5个工人。虽然一台设备需要投入100万元,但在人工成本方面,即使人均工资以2000元/月计算,一年也只有十几万元的投入。仅工
资支出上,企业一年就能节约近50万元,企业只需要两年时间,其节约的成本就相当于机器设备的投入,而第三年就是净利润,从投入产出比看,增加设备投入提
升产能的优势显而易见。

  此外,由于目前服装行业的工资标准已普遍提高,1000元的薪酬已很难招募到产业工人。而设备升级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对人工的依赖,对员工数量的需求也可以大大减少,节省的支出足以让企业大幅提高工人工资。

 
 以往因为人工成本很低,部分企业很少关注设备和技术的提升,但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到今年政府明确提出要提高民工的收入水平,以及目前的“用工荒”,
可以预见,企望劳动力成本下降已无可能。所以,我认为今后的市场竞争要看企业如何在技术设备、企业管理等方面另辟蹊径,实现降本增效。当然这也会带来一系
列的问题,比如市场对创办企业的门槛和管理水平都会有更高的要求。

  企业必须设法消化工资增长带来的压力

  《光彩》:低成本、低价格一直是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人力成本的提高会不会影响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林宏楠:
果中国企业的成本增加10%~20%,不会减少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们可以从美国、欧盟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我们的反倾销调查或报复性关税等案
例中看到,我们的产品价格水平相对于其他国家是非常低的,比如我们的轮胎价格相当于美国制造的1/4.所以,人力成本小幅提高不会明显降低中国产品在国际
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另一方面看,这部分增加的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消化。过去许多企业不注重管理也可以生存,但从今年两会传递的信息来看,今后的工人工资可能
会有比较大的增长,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必须设法消化工资增长带来的压力。作为企业,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控制成本。以前企业控制成本往往会把
侧重点放在降低工人工资上,我认为现在的侧重点应该放在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技术革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因此,“用工荒”必将推动整个产业的
升级。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这一波产业升级中生存下来当然也是一个问题。此前人民币汇率升高时很多企业都在担心可能丧失我们的国际竞争优势,但事实上,我们看
到人民币汇率升高所造成的企业的倒闭现象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所以,我认为农民工工资的刚性需求和要求福利待遇的提高并不会给中国民营企业带来致命的打
击。

  《光彩》:在目前情况下,中小企业采取技术设备升级是否会更加被动,甚至出现倒闭的现象?

  林宏楠:
企业能够争取到更多工人是因为有更强的实力进行设备投入和管理提升,进而能够消化部分企业成本,有能力支付更高的薪酬吸引工人。因此,也会挤压实力相对薄
弱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这是产业升级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一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规模越来越大,资源越来越集中,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其他各行业,都是这样一个
规律。

  一部分企业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可能发生倒闭、停产或者转行,但是我不认为会出现大面积的倒闭潮。因为企业在市场环境里生存,每一轮动荡他们都要面对并接受改变。

  此外,适者生存是市场竞争的法则,中小企业必须尽快做强,或者更加灵活,更有特色。在技术设备升级的同时,也要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如果还在延用五年前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肯定会被淘汰。所以中小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环境要求不断变化才能生存。